为完善我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体系、为大学生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实践平台,3月29日下午,我院于院系楼六楼隆重举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旋团队——基于导师制的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团队(以下简称“旋团队”)成立仪式。437必赢会员中心特聘教授、437必赢会员中心生命科学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二级教授张其清和我院领导崔新宇、朱武凌、郭丽娅、井长勤、周晨妍,大创新创业导师、创业创新学生队员及2014级全体同学共70人出席此会议。仪式由学院党委书记崔新宇主持。
成立仪式在全体人员激昂的国歌声中开始。之后,学院党委副书记郭丽娅宣读了学院关于成立旋团队的决定。成立旋团队是学院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人才培养工作创新,努力造就富有创新性精神和创新创业产能的生命科学专业人才作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学院的决定对旋团队的性质、目标、团队精神与团队文化、团队活动载体与运作机制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接下来,郭丽娅旋宣读了团队师生联席会议组成人员名单。团队秘书长杨慈清宣读首批导师组26人组成人员名单、赵宁宣读首批学生团队队员31人组成人员名单(其中核心人员13人、荣誉人员18人)。大会一致通过了《旋团队章程》。
张其清教授为旋团队大学生队员代表一一颁授“旋团队创客护照”。
学院合成生物学医药研究所博士、副教授王燕代表导师发言。她结合自己常年带领多位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的经历,强调了实验技能之于从事生命科学的重要性,吸收本科生从事科研对于大学生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她强调作为导师要通过亲力亲为、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具有耐心、关心学生、认真负责共六个方面指导学生。她希望同学们借助学院打造的大学生创新学习的新平台获得更大发展,祝福旋团队生发绚烂的光辉。
团队核心队员代表大三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张培代表旋团队学生队员激情发言。她说:“院系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的平台,让我们可以与其他成员进行思维、知识的碰撞,并以新的高度认识创新创业工作。”她代表同学们对自己提出了树立明确目标、持之以恒、团结协作、严于律己、提升自我共5条要求。
学院院长朱武凌作了语重心长的讲话。他指出在全球化、信息化深刻发展的当今世界,大学生应该与时代、国家社会发展的脉搏一同搏动,把创新学习和创业发展作为自己自觉的追求。为此,首先应该具备承担和处理风险的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学会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分析总结及培养决策力。其次,创新创业中,他表示学生应用激情、想象力、创造力迎接困难,不断培养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并要善于借助前沿科技提升自己。最后,他强调创新创业要联系实际,以爱好兴趣、知识储备、生活环境、经历为出发点用己所长及具有协同合作的理念的重要性。
最后,全体人员合影留念,并在条幅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表达对各自的决心与对团队美好未来的期望。
【相关链接·关于旋团队的那些事】
根据学院的决定,旋团队的性质是由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支持、面向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本科学生开放、以卓越创新型人才成长为目标的课外互助研修学习团体。团队宗旨是在服务大学生提升人文情怀与崇尚科学精神,强化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师生共同担当推动社会创新发展责任。团队精神:团队崇尚“有情怀,重品行,勇挑战,笃践行”的团队精神。团队文化:倡导“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于细;态度决定一切,好的态度会带来更多机会。”的团队文化。团队活动载体:团队以科研课题(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企业自主招标课题)为主要载体,选拔优秀学生直接参加科研活动,将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与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无缝对接,为未来科学家提供科学素养与规范科研基础训练;为人才创业发展提供基本技能与政策服务。团队运作机制:团队采取“导师制+导生制+顾问制”相结合的引导机制,“创新创业文化激发+创新创业实训”相结合的运作机制。
团队决策机构:团队的决策机构为师生联席会议。旋团队首届师生联席会议组成人员为:团体总顾问崔新宇、朱武凌,导师组组长周晨妍,学生团队主委陈超群,秘书长杨慈清、赵宁任,朱武凌为团队对外代表负责人。
【相关链接·生科的创新育人传统】
富有大学生创新发展传统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学院60%的本科生参与到以科学实验为主的多种形式创新实践活动。该院占全校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总量2%的本科生,近三年获批主持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课题数每年均在全校获批项目数的20%左右,总数达到28项、获得纵向科研经费56万元。近年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每年3篇以上,最近两届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挑战杯”赛获得两项省级二等奖。学院近四年5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2016届更有28.7%的毕业生考取了985重点高校或国家级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文/李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