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生产需求企稳回升,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发展动力逐步增强,向好因素累积增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奠定了较好基础。
一、经济增长企稳回升
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经济增速回升,生产总体改善,实体经济根基进一步夯实,国民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2%,加快1.6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各地区各部门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大力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应用,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冬小麦长势总体正常,夏粮生产稳中向好。根据全年种植意向调查,全国小麦、稻谷、玉米意向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截至4月20日,全国已春播粮食面积超1.6亿亩,完成意向播种面积的近两成,进度同比略快。畜牧业平稳发展,畜禽产品供应较为充足。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456万吨,同比增长2.5%;牛奶、禽蛋产量分别增长8.5%、2.8%。
工业生产稳步恢复。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产业链供应链加快修复,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举措持续落地见效,工业生产增速回升。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超过五成,与上年四季度相比,20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回升。产业升级态势持续,装备制造能力和水平提升,“中国制造”有力支撑工业发展。一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2.5%。
服务业明显回升。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服务需求特别是接触型服务需求快速释放,服务业较快复苏,有力支撑经济企稳回升。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加快3.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5%。居民外出就餐、旅游、娱乐等服务消费明显增多,相关接触型服务业显著改善。一季度,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由上年四季度同比下降转为增长,分别增长13.6%、4.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5.5%,比上年四季度加快5.2个百分点。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继续引领服务业发展。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快于服务业增速5.8个百分点。
二、国内需求恢复向好
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积极发挥投资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显现,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
消费较快恢复。随着消费场景有序恢复、市场流通逐步改善、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居民消费需求稳步释放,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提高。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6%,比上年全年提高33.8个百分点。市场销售明显回暖,升级类消费持续拓展。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上年四季度同比下降2.7%转为增长5.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6%、13.4%。餐饮等服务消费改善,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回升。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3.9%;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6.2%,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1.7%,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投资保持平稳增长。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投资力度加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支持加强,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1%,与上年全年持平。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8.8%、7.0%。大项目建设带动作用明显。一季度,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2.3%,拉动投资增长6.3个百分点。产业升级步伐加快,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0%,高于全部投资10.9个百分点。
三、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优化完善稳就业政策措施,加强市场保供稳价,就业物价运行平稳,保障了经济恢复向好,促进了社会大局稳定。
就业形势逐步改善。经济运行企稳回升,企业用工需求扩大,稳岗扩岗支持政策有效落实,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精准实施,就业形势逐步好转,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比上年四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为5.3%,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继续增加,农民工就业形势改善。一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规模18195万人,同比增长2.3%。一季度,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其中3月份为5.3%,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我国工农业生产能力较强,民生商品保障有力,市场供求状况总体平衡,居民消费价格保持稳定,为经济恢复向好创造了有利条件。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年四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3月份,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非食品价格分别上涨2.4%、0.3%,涨势比较温和。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鲜菜价格同比下降11.1%,降幅扩大7.3个百分点;猪肉价格环比连续5个月下降。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促进了社会稳定。
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面对外需收缩、部分国家强推“脱钩断链”和国际竞争加剧等不利影响,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促稳提质,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更大力度引进外资,巩固拓展国际经贸合作成果,外贸外资持续增长,彰显了我国经济强大韧性和全球吸引力。
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加快培育外贸增长新动能,切实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货物进出口增速逐月提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额增长8.4%,进口额增长0.2%。分月看,1月份货物进出口额下降7%,2月份增长8%,3月份加快至15.5%。一般贸易占比提升,优势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一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65.3%,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出口额合计增长66.9%。
利用外资量增质升。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健全完善外商投资服务保障,为外资企业深耕我国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9%,引资规模稳定扩大,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8%;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1万家,同比增长25.5%。
对外合作空间不断拓展。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和东盟等新兴市场,对外开放发展空间得到拓展。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6.8%,其中对东盟进出口额增长16.1%;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额增长7.3%,其中出口增长20.2%。中欧班列安全高效畅通运行,雅万高铁、匈塞铁路、中巴经济走廊等建设持续推进。
五、市场活力逐步增强
各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持续显效,经济循环逐步畅通,经营主体预期明显好转,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经营主体恢复发展。经济运行回暖,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优化完善,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前期受冲击较大的小微企业和接触型服务业企业逐步恢复,对增加就业、促进创新、推动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有所恢复。3月份,规模以上小微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比1—2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大型、中型企业0.5、0.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连续2个月位于景气区间。部分接触型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较快增长。1—2月份,规模以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市场要素趋于活跃。人员出行和货物流通加快,交通物流活跃度明显提升。一季度,营业性客运量、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26.3%、5.0%。3月份,铁路运输、道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货币信贷和融资保持较快增长,为经济企稳回升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2.7%、10%,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企业预期明显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持续位于扩张区间。3月份,制造业PMI为51.9%,景气水平为近两年次高点,连续3个月高于临界点;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3个行业PMI高于上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较高景气区间。3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8.2%,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为近年高点;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6.9%,上升1.3个百分点,恢复步伐加快。
六、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企稳回升,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为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同比实际增长3.8%,比上年全年加快0.9个百分点。从收入来源看,家庭经营活动逐步恢复带动经营净收入较快增长,全国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同比名义增长5.8%;人均工资性收入和财产净收入稳定增加,分别增长5.0%、4.1%。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缩小。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4.8%,快于城镇居民2.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5,同比下降0.04。
民生兜底保障不断加强。各地扎实办好民生实事,针对困难群体做好社会救济和临时补助,不断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同比名义增长5.1%,其中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增长9.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分别增长9.6%、9.0%。民生投入持续增加。一季度,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8.3%,其中卫生投资增长21.6%。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拓宽。截至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0.52亿人、2.37亿人、2.89亿人。
七、努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今年一季度,尽管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但我国经济恢复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成绩来之不易,充分展现了经济的强大韧性,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球通胀仍处高位,发达经济体货币紧缩延续,世界经济下行态势显现,国际金融体系脆弱性上升,外部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较多;国内需求不足制约明显,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就业结构性问题突出,民生领域仍存短板,经济持续回升基础尚不牢固。
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强化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大财政重点支出力度,优化支出结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更好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把握好宏观政策的时度效,强化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促进国内需求有效恢复。优先恢复和扩大消费,着力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加速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拨付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要素保障。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落实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措施,助力企业稳订单拓市场,积极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发展,稳步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稳链补链强链,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统筹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引导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扎实做好稳就业保民生。优化完善稳就业政策,有效实施稳岗支持和扩岗激励措施,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社会保障兜底作用。
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压实各方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责任,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推动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处置,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落实好能源保供政策,促进国内油气稳产增产,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