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落实全球文明倡议 合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刘建超
当前,世界各国在求和平、谋发展、探索现代化道路过程中面临共同挑战,团结、协作、对话的呼声空前高涨,但猜疑、分裂、对抗的痼疾仍然阻碍着国际合作的步伐,加强文明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至关重要。在2023年3月15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提出全球文明倡议,通过政党这一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向全世界发出深入推动文明交流对话,在包容互鉴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真挚呼吁,为推动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再次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邃的战略眼光、宽广的历史视野、强烈的时代担当和博大的人类情怀
全球文明倡议是对各国人民加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共同挑战迫切诉求的及时回应。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人类社会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应对共同挑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就是向世界传递中国愿同各国一道推动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事业,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真诚愿望。
全球文明倡议是对世界各国坚持平等包容、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普遍愿望的积极呼应。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文明更没有高低优劣的差别。从古至今,世界不同地域的人民在从事生产活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出多种璀璨文明,不断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价值目标,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没有一种价值观应该凌驾于别的所有价值观之上,也并非只有一种国家治理模式能够实现现代化和文明进步。唯我独尊、舍我其谁营造的“普世文明”幻象极易破灭,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划线、人为制造分裂和冲突只能给全世界带来灾难性后果,让人类文明蒙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多样性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全球文明倡议首先就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并强调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体现出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同谱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合作新篇章的恢弘气度。
全球文明倡议是对国际社会增进文明对话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共同需求的自觉顺应。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既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和智慧,不断推动自身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又通过自身文明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国际社会对促进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共同需求也日益增长。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世界各国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同时,通过文明的交流互鉴,积极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文明交流合作的坚定倡导者和积极践行者,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是中国为促进文明交流合作作出的新的重要努力。
全球文明倡议是对当今各国推动文明发展进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潮流的真挚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各种文明的悠久起源和丰富内容,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中国近年来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为国际发展和安全合作指明了新的方向和前景。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又从文明合作维度为全球发展和安全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保障。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一起构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支撑,体现出中国对构建一个持久和平繁荣世界的整体思考。
二、全球文明倡议逻辑清晰、内涵丰富,四个“共同倡导”构成推动文明交流和发展的科学体系
“全球文明倡议”以四个“共同倡导”作为核心理念,即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四个“共同倡导”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形成逻辑清晰的有机统一体,揭示了文明交流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新的合作前景。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是推动文明交流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文明多样性是客观存在,也是人类社会弥足珍贵的共同财富,不能将文明之间的差异视为对自身文明的威胁。同时,不同文明之间也并非杜门自绝,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经济全球化使得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深入。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历史性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并发表重要演讲,深刻阐述了“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交流思想。随着文明交流实践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倡导在尊重和保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推动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对话,在相互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破除隔阂和偏见、消除恐惧和冲突,构建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和合共生的世界文明新格局。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推动文明交流和发展的根本遵循。人类文明在差异化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内核,这是将不同文明、国家、民族连接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深层驱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凝聚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反映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添了新的精神动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同时,也要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不同认识,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坚持求同存异,反对党同伐异,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这也正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题中之义和根本要求。只有坚持开放包容、相互尊重,才能真正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才能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重视文明的传承和创新,是推动文明交流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世界存在的各种文明,都经过了漫长历史考验,始终延续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成为凝聚国家和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任何文明想要保持生命力都必须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善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切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都将成为阻碍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绊脚石。不同国家和民族都应肩负起延续和发展人类文明的责任,在交流对话、相互借鉴的过程中融合不同文明的优长、汇聚不同文明的智慧,根据现代化的特点和要求,丰富文明内涵、创新文明表现形式,让优秀历史文化展现出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强大魅力和勃勃生机,真正造福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承创新需着眼于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文明成果由人民共享,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推动文明交流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好载体是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文交流始终是各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重要桥梁。必须看到,当前一些利益集团为一己之私,挑起文明冲突,煽动阵营对抗,严重侵蚀不同文明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石,破坏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进程。我们应该重新激活人文交流合作的磅礴力量,通过扩大人员往来、加强双多边人文合作,不断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探索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增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互信,促进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繁荣、更安全、更文明的世界。
三、全球文明倡议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践行倡议需各方共同参与、发挥最大合力
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以来,多国领导人和各界人士反响热烈,积极支持,认为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国大党领袖的情怀和担当,为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最尖锐、最紧迫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减少冲突对抗、促进世界繁荣带来希望,代表着对人类未来美好世界的崭新设想,表示愿同中方深化文明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倡议落地落实。
回首过往,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交往既有顺境,亦有逆流,文明大交流阶段往往也是多种文明走向繁荣、社会迅猛发展的时期,反之则是文明凋敝衰落、社会退步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就是希望让更多人认识到文明交流的价值,重振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信心。我们愿与国际社会一道,让全球文明倡议在全世界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共同造福人类社会。
坚持共商共建,合力营造平等包容的文明交流氛围。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基本原则,在广泛探讨、共同努力的基础上,丰富全球文明交流内容、完善全球文明交往形式。鼓励将他国文明发展复兴视为自身机遇,加强政治沟通、经济合作、安全互信,以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安全为不同文明交流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强调平等包容、相互尊重,摒弃傲慢与偏见,共同反对将某个或某些文明视为对手,共同反对文明必然走向冲突的论点,更加关注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因素对国家和群体间冲突的影响,鼓励文明对话,增加情感共鸣,消除误解和隔阂,为和平对话奠定基础。
发挥平台机制效应,合力提升人文领域全球治理体系效能。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发挥现有各层级、双多边文明对话交流机制平台的作用。尊重和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文明联盟等机制的沟通和对接,与各方共同推动落实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全球议程》。重视区域、次区域和双边文明交流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和各国需求,为现有机制注入新动能。发挥其他重要多边机制的潜能,在现有议程基础上,加强文明对话和交流,增加各国政策背后价值理念和方法经验的分享,共同探寻全球性挑战和问题的解决之道。
激发各主体各领域潜能,合力推动形成人民之间大交往。充分激发各国公共部门、私营机构、民间社会的责任意识,更加重视政党、议会、研究机构、学校、企业、民间社会组织对文明交流的促进作用,提升青年和妇女等群体在文明对话交流中的参与度。争取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文明对话交流的桥梁,倡导消除妨碍国际人员交流往来的歧视性和不合理限制,使各国人民更平等、更广泛、更频繁地参与全球文明交流进程。共同构建多层次多领域文明交流格局,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旅游、媒体、智库等领域人员交流对话创造便利条件,共同打造不同领域或跨领域人文交流的品牌项目。从满足当今时代人民需求出发,倡导树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理念,纠正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认知,不断丰富文明交流内涵。
创新对话交流形式,合力探索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文明对话交流离不开新颖生动、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和媒介,应积极适应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时代的新要求,在继续做好做强文明传播交流传统渠道的同时,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文明交流对话的路径和形式,共同探索推动文明文化交流融入民众日常生活。在建立和夯实双多边文明对话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共同搭建多主体、多机制、多领域、多内容、多形式的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所有未来皆为可盼。中国不仅是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者,也是推进落实这一重大倡议的行动派。我们将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落实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让人类文明之花更绚丽绽放,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更光明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