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可他随时一挽裤腿就下田种地的样子像个农民;他和团队不用一滴农药就解决了三七易生病、无法连续多年种植的难题,可他却宣布把价值10亿元的林下三七种植技术专利无偿赠给乡亲;他曾在媒体的镜头里忽然“消失”,杳无音信,却在两年后手托一颗两公斤重的冬季马铃薯在两会“代表通道”上为一个叫蒿枝坝的小山村代言……这位做着“高大上”学问却践行“接地气”扶贫的“农民院士”,叫朱有勇。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要发扬我国科技界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优良传统,勇担重任,勇攀高峰”。作为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朱有勇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用实践把科研成果播种在祖国的大地上。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科技报国,满腔热血勇担扶贫重任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15年起中国工程院开始对澜沧县定点帮扶,当时院里组织院士商议,说工程院要有一个人蹲在这里干。”朱有勇回忆起开始扶贫时的情景。
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地处云南西南,与缅甸交界,素有“边陲宝地”之美誉。由于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状态,该县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面对贫困发生率高达41%的艰巨扶贫任务,谁来牵头挑起重担?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讨论会上,即将60岁的朱有勇自告奋勇:“我年轻,我来干!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有号召,我们就必须有行动。”
说干就干,2015年底,朱有勇迅速带领工作团队来到澜沧。他拒绝了县里为他和团队安排的舒适住所,一竿子插到底,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了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
为了让群众尽快摆脱贫困,早日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朱有勇来到澜沧后第一件事就是调研。他发现,村里大多为透风漏雨的篱笆房,放上几张床,堆着点玉米杂粮,就是很多人家的全部家当,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看到这种情况,他心里很难过,“我们发很多论文,我们的科技成果在很多地方都推广,很多人都富了,但是在这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怎么还这样呢?这是我们科技人员的失误”。面对父老乡亲的贫困与艰难,朱有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铆足了劲,一定要为当地百姓找到脱贫致富的路。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朱有勇首先意识到,应该结合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资源禀赋,用科技的力量,为澜沧县脱贫攻坚把脉问诊、精准施策。那一年,他带着云南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14次往返蒿枝坝,走进田间地头、深山密林开展实地调研。“朱院士白天在田间观察记录,晚上召集大家讨论研究,目的就一个,找准当地最适合的种植项目。”朱有勇团队成员、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朱书生说。
2015年起中国工程院开始对云南省澜沧县定点帮扶,即将60岁的朱有勇院士自告奋勇,挑起了扶贫的重任。他结合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资源禀赋,用科技的力量,为澜沧县脱贫攻坚把脉问诊、精准施策,开展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等项目示范点建设,持续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图为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朱有勇院士,手拿一颗硕大的马铃薯,现身人民大会堂“代表通道”,向中外媒体讲述科技扶贫的故事。 云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澜沧县没有四季,只分雨季和旱季。经过对澜沧县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的分析后,朱有勇和团队成员发现,澜沧县雨季种水稻,旱季土地闲置时,最适合种植怕雨水的冬季马铃薯。如果每年11月份播种,3个月后就可以收获,不但使冬闲地得到利用,而且错峰上市的马铃薯还可以让每亩地收入近万元。
同时,澜沧县境内有大面积退耕还林的思茅松,松林茂密,林下经济大有文章可做,却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通过多次实地调研,朱有勇团队认为澜沧县的思茅松林下土壤和气象环境非常适宜三七生长,如果能在澜沧顺利开展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对百姓脱贫致富将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要在松林间种植有机三七,必须克服不用化肥和农药的难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朱有勇带领团队开始进行“林下三七专项研究”课题攻关。最终他们发现,思茅松与三七之间具有相克相生的特性,松树挥发、淋溶和分泌的蒎烯类化合物、松林下的土壤微生物、松针掉落后腐烂所形成的有机质等还能抑制病原菌生长,具有很好的驱虫防病和促进生长作用。在松林间的腐殖土里种三七,不仅不会损害松林生长,而且不打农药同样可以解决三七感染病虫害的问题,成活率可达到70%以上。凭着严谨的科学管理,朱有勇团队逐步形成了思茅松林下三七种植的关键技术指标,探索建立了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标准。
最终,朱有勇团队决定在澜沧县竹塘乡东主村和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开展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项目示范点建设,迄今已在全县推广建立林下有机三七11629亩、冬季马铃薯17000亩、冬早蔬菜10000亩等多个科技扶贫示范产业基地,持续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淡泊名利,扎根实干一心扑在田间地头
澜沧不仅地处偏远,而且生活条件很差。很多学生不理解,朱老师已经是院士了,好好的不在学校上课、做实验、写文章,为什么非得跑这么远来吃这份苦、受这份罪?朱院士却耐心地开导大家说:“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的科研不仅在实验室里,也在田间地头。论文不能光写在纸上,还得写到大地上。”
刚开始,开展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种植,当地干部群众都很有顾虑。因为语言不通,团队成员连和拉祜族村民沟通交流都成问题。更让朱有勇感到懊恼的是,搞试验田需要租地,当他找到村民时,村民根本不理他,给多少钱都免谈。怎么办?“要用实干说话。”朱有勇选择在这里扎下根,先跟村民交朋友,从点滴入手。
为和群众拉近距离,朱有勇带头,团队所有成员学说拉祜族话,吃住在蒿枝坝,与村民恳谈交心取得信任,团队终于租到了田。随后,白天与村民同下田,手把手教他们怎么种庄稼,用示范种植让“相信经验”的农民开始“相信科学”。“朱院士带着团队成员,整天卷着裤腿奔波在田间地头,一天下来,浑身上下都是泥土,但从来不叫苦叫累。看起来和我们没什么区别。”就这样,村民的积极性逐渐被带动起来。
在示范项目中,面对村民们的各种问题,朱有勇不仅耐心解答,还叮嘱团队成员去田间给农户示范操作。在蒿枝坝示范点,每个示范种植项目都立有一个标牌,写着种植措施、目标、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都是朱有勇的团队成员。村民可一目了然地了解示范情况,随时联系技术负责人。村民们还给这些负责人冠以别称,如“朱三七”、“毛葡萄”、“纪蔬菜”、“于洋芋”等。他们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帮着村民赚,使当地村民逐步掌握了种植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等的技术要领,一步步解决村民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获得村民们的认可,扶贫初见实效。
2016年,团队研发的林下三七种植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国内大大小小的企业纷纷找上门来希望购买这套核心技术,有的企业甚至开出了10亿元人民币的高价,还有的企业愿意以技术股份的形式进行合作。可是朱有勇却决定将这套技术无偿授予当地的农户和群众使用。对他的这个决定,当时团队里也出现了不同声音。为此,朱有勇专门开了一个会,掏心掏肺地对所有人说:“党和政府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待遇,我们为什么还要挣这个钱呢?我们科研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受益吗?”从那天起,朱有勇定下了一个规矩,谁都不许利用他的技术成果谋取个人利益!同时,朱有勇团队构建了政府、企业、专家、农户等各方协同的产业发展机制,院士团队对创新技术分文不取,无偿供企业使用,企业承诺将其利润的15%分红给老百姓,探索出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朱有勇常说:“我们搞农业的,能够把我们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让科研成果在千家万户农民家里面开花结果,比拿多高的奖金、发多少篇文章、给多少钱都高兴,农民的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潜心育人,智志结合全力倾注无私大爱
如何真正扭转贫困局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如何实现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还是要把当地人才培养起来。朱有勇经过深入思考后决定:“办院士专家指导班,一定要让农户学会一门技术。”他协调整合云南农业大学教师和澜沧职中教师团队,2017年在全国首创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不设“门槛”,无论男女老少、不问出身学历,只要想致富就可以参加面试,面试通过后免费上学。他告诉乡亲们,要致富,先得从立志开始,“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争当贫困户,永远不会富”。2020年秋季,科技扶贫指导班招收了12个班共720名学员,涵盖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林下三七、茶叶、养牛养猪、电子商务等。
朱有勇团队创新了培训模式,“不是在课堂灌输学,而是去田间地头实践学,100天学会一门技术”。团队成员采取边学习、边生产的方法将农业生产技能传授给广大贫困群众,用顺口溜和民歌教大家种植技术,不仅“授之以鱼”,还“授之以渔”。“他手把手地带着我们去做,给我们示范怎么犁地、切种、拌种。而不是在屋里给我们讲,这样我们就理解得很快。朱院士种地比我们还要好,一点也不像一个科学家,反而像个经验老到的农民。”村民马正发说。
“毕业考核不笔试、不考深奥的理论,就看谁种出的产量高。”产量最高的农户,还会得到朱有勇自己出资设立的奖学金。学成后的农民如同一颗颗脱贫致富的“种子”,成为当地科技脱贫的骨干。目前,朱有勇团队已培养了2220余位致富带头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正在成长,“输血式扶贫”转为“造血式扶贫”的效果正在显现。
看到跟着朱有勇院士通过种三七、种洋芋也能赚钱致富,很多在外打工的乡亲回来了,一些外地人也赶来参观学习。冷清了多年的村寨热闹起来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朱有勇通过身体力行,不仅把科研团队带入了扶贫队伍,还带动了100多位院士专家加入“扶贫大军”。邓秀新院士来指导柠檬种植,荣廷昭院士开展了饲草玉米的种植与推广,陈宗懋院士开展了茶叶种植技术培训……一批院士扶贫项目相继落地。“每年都有十几位院士亲自来给学员授课。这里路途遥远,条件有限,但他们每年都来,我们深受感动。”朱有勇说。
朱有勇还有更长远的想法,他积极推动兴办勤工俭学、半工半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学院,依托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资源,积极培养一批面向农村的技能型人才,走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扶贫道路。这将实现科技培训覆盖当地全部农村人口,并辐射带动澜沧周边的西盟、孟连两个县。
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永葆“农民”本色
“我做院士也好,当教授也罢,实际上归根结底我是农民,一个会用科技种庄稼的农民。”朱有勇出生于云南红河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对农民、农村有着天然的眷恋,他喜欢别人称他为“农民教授”,总是想着为农民多做点事。
1977年,朱有勇考入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读研究生期间,导师问了他一个问题:“回顾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依赖农药的时间没有超过100年,过去没有农药的时候,是怎么控制病虫害的?”他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而这个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也成了他之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攻克病虫害的“细节”慢慢勾勒出来。经过30多年的研究,朱有勇和他的团队最终找到了利用部分作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2000年,朱有勇的研究成果以“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
30多年来,无论是在云南求学还是当选院士,朱有勇的研究从未离开过土地。他的研究成果已经累计推广运用到3亿多亩土地上。
扶贫5年来,从乡间地头到山间林地,从大棚基地到农户家里,朱有勇带着团队跑遍了澜沧县全部20个乡镇。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澜沧县种植、养殖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村民钱包鼓起来了,村庄面貌也发生显著变化,贫困群众坐上了脱贫致富的高速列车。
扶贫以来,从乡间地头到山间林地,从大棚基地到农户家里,朱有勇院士带着团队跑遍了云南省澜沧县20个乡镇。图为2017年10月,朱有勇院士在澜沧县走村串寨调研。云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院士来了专家来,家家都有致富花……”澜沧县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一首歌,表达了对院士专家的感激之情。朱有勇跟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村里的狗都认得我了,由开始追着我叫到现在跟着我跑。”朱有勇笑着说。“杀猪饭”是当地的一种民族风俗,每逢这种盛宴,村民们都会邀请朱有勇去家里分享,这是村民们表达尊敬和感恩的最高礼俗。
5年中,每当朱有勇离开村子时,都有不少村民自发跟在后面,一起唱着当地的民族歌曲《实在舍不得》,“最怕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最想么就是你再来,要多快乐有多快乐……”每次,这种情景都会让朱有勇这个平时爽朗豁达、铁骨铮铮的高原汉子情不自禁闪烁泪花。朱有勇说:“拉祜族的意思,‘拉’是大家拉起手来,代表团结,‘祜’代表幸福,所以我们要拉起手来一起搞生产、一起奔小康,一起快快乐乐地奔向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朱有勇院士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扶贫事业,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带领团队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无愧为造福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的担当、坚守和引领,书写了新时代的“不忘初心”,向祖国和人民递交了一份爱国科学家的时代答卷。我们要学习朱有勇同志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政治本色,学习他淡泊名利、大爱忘我的高尚情操,强化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使命担当,弘扬科技报国、开拓进取的精神,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竭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