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把灾难当教材】基层党委书记这样说……

发布日期:2021-08-22  浏览次数: 来源:党委宣传部

2021年暑假的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是一次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一堂深刻的思政大课、一本鲜活的德育教材,必赢官网全体师生凝心聚力、自力更生,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在防汛救灾和防疫抗疫中彰显强大新医力量,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增强四个自信!

让我们一起听听基层党委书记们怎么说—— 


基础医学院与法医学院党委书记 王宏玲

2021年的暑期,一场不期而遇的灾难突然降临在中原大地,三百多个鲜活的生命定格在了7月20日,无数人的家园被洪水淹没,大面积的良田被洪水冲毁,被转移的受灾群众暂时栖身于体育馆、大教室,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自发来到河南、来到新乡,上演着一幕幕舍身救人的现实场景。隔着手机屏,无数人担惊受怕、彻夜难眠,无数人投身洪水、转移群众,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一附院在转移住院病人时,一只小艇被洪水冲翻,小护士庞晓丹把刚出生的婴儿举过头顶,她举起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一名医护工作者的品德和素养,也是百年医院的传承和精神。

在洪水肆虐的日子里,基础医学院和法医学院的老师们趟过齐腰深的水,到实验室查看险情,给留校的学生送吃送喝;党员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排水、搬沙袋、搬运物资,为安排在校园里的一千多名受灾群众提供温馨服务。放假在家的河南各地的学生,积极投身到当地或所在社区的抗洪救灾志愿活动中,用柔弱且稚嫩的双肩担当起责任和温情,演绎着天灾无情、人间有爱的青春篇章。

洪水过后,全国多所城市新冠病毒肆虐,必赢官网三所附属医院迅速抽调医务工作者逆行出征,连夜开赴郑州、商丘支援。苦难再次印证,在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我们不会忘记2020年初中华大地上病毒肆虐、疫情蔓延的日子,国家和人民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在生与死的较量中,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的国家以雄厚的实力,我们的人民以坚韧的意志向世界展示了大国力量、大国气度、中国优势!

现实是最好的教科书,不管是暴雨洪灾还是新冠疫情,面对困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无数的医护人员、科技工作者还有胸怀大爱之心的志愿者,披荆斩棘,无所畏惧,冲在抗洪抢险和疫情防控第一线,用生命诠释担当,用生命呵护生命,成为最美逆行者,成为群众的守护神,他们都是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医生的“执灯人”,是学生成长成材最近最实的行为模范、最新最好的现实教材,我们要融入到新学期临床医学生的教育中,让灾难成为教材,让医学生的青春记忆焕发起昂扬的斗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不懈奋斗,书写人生华彩乐章! 


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 崔新宇

灾难无疑是不幸的,它给人们带来摧残与苦难,人们有千万种理由诅咒它、千方百计地躲避它。然而灾难在人类生存发展历程总是如影随形,成为一个甩不掉的“魔伴”。躲不掉灾难也检验着人们的体格能力、考验着人们的意志品质、砥砺着人们的精神气节,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史就是历代中国人民不断直面灾难、奋起抗争,经灾难摧击而熔铸更加坚实体格、汲取斗争与生存的智慧、激发越挫欲奋的斗志;历灾难磨砺和衷共济,凝聚风雨同舟共同体意识、缔结起团结互助的精神纽带。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期,因同时遭遇百多年来所未曾有的暴雨洪涝灾害和持续肆虐新冠肺炎疫情两大灾难叠加而至,注定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进程的一个不平凡的记忆。在灾难考验面前,我们悲悯于人民和国家经受的难以完全避开的苦难和摧残,更收获了在党的领导下全民众志成城迎击灾难带给我们的感动、力量与信心。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党中央第一时间挺立在人民前头,发出人民至上、举国战灾的号召,第一时间动员起战灾的浩荡队伍和强大组织技术力量,撑起了全民战灾的主心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休戚与共、团结互助、众志成城的精神内能被激发,认识与不认识的人们都同时发出问候、伸出温暖的手,彼此温暖、相互照亮。年长的一代作出了杰出的示范,年轻的一代展现了出色的传承。任他暴雨倾注、洪水肆虐,我们以世所罕有的最小代价让洪灾成为过去式;任他病毒狡黠凶猛、刁钻疯狂,我们以世所未有的成就筑起了捍卫人民健康的铜墙铁壁。

这就是属于我们民族的新时代,这就是我们引以自豪的国,这就是我们正在走的充满自信的大道!


医学检验学院党委书记 白剑波

7月20日至7月22日,一个将永远铭刻在河南人民心底的时刻,一个将悲痛和泪水载入史册的时刻。自然无情发威,一次千年一遇的大洪水,几乎要把我们中原大地侵吞!顷刻之间,公路阻断、桥梁坍塌、房屋倾颓、通讯中断;顷刻之间,美丽的牧野大地变得满目疮痍!顷刻之间,温馨的家园变成了泽国!顷刻之间,数百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

2016年8月,五年前的新乡大洪水,我们依然记忆犹新。今天,比上次洪水还要强大的灾难又一次降临到我们美丽的新乡,上百万的人民遭灾。面对灾难,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李克强总理、孙春兰副总理亲赴灾区,带来党中央、国务院的问候,亲切鼓励灾区群众树立坚定信心,战胜一切困难,尽快重建家园。

在抗洪抢险最危急的日子里,我看到了我们的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冲在了最前面,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挺进灾区,把抢救灾区人民的生命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用双手和死神抗争。

洪水面前,我看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向河南向新乡向卫辉集结,趟过齐胸深的洪水、爬上20多层高的步梯、手挽手筑起防洪墙,为的是一个个素不相识却被他们称之为兄弟姐妹的陌生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无私的民族精神。

洪水还未完全退去,疫情再次卷土重来。我看到了我们第一、二、三附属医院的白衣天使再次整装集结,奔赴郑州、商丘......在曾经熟悉的战场里,温暖的橘色在流转——那是救护人员在奔忙;圣洁的白色在跳跃——那是医务人员在战斗!这些美丽的颜色给患者带来了希望,给百姓带来了温暖。

抗洪抢险、疫情防控的生死时刻,新医校园,我看到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堵塞洪水缺口、搬运沙袋的师生排成了长龙,汗水、泥水、血水混在了一起,成为了校园最美丽的风景线;在关键时刻,志愿服务搬卸救灾物资的数百名师生排成了长龙,夜色里,他们的身影如此动人美丽;办公楼、实验楼、科技楼捐款捐物的师生排成了长龙,一件件衣物、一套套被褥,一条条围巾,每一位师生,无不倾力相助。大灾岂敢漠视,人事岂能怠慢?我们的眼睛注视着灾区,我们的心牵挂着灾区。

生死时刻,我看到了我们医学检验学院的师生们发扬国之有难、匹夫有责的大公无私担当精神,无人号召,自愿参加到新乡市卫河、牧野湖的抗洪排涝抢险战斗中去;学校组织党员抗洪先锋队中,年青党员同志踊跃报名,听从组织召唤冲在最前面,不分昼夜,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疫情防控,年轻党员不惧风险,穿起白大衣、红马甲,站在了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的第一线;疫情防控门岗逐人排查,需要组建党员先锋岗,又是党员同志冲在了最前面…...如此事例,不胜枚举。

一个流泪的民族,正在孕育着无穷的力量;华夏儿女的泪眼里,积蓄着坚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将这场空前的浩劫,讲述给我们的同学们听,同时更要将在灾难面前,全体华夏同胞空前地团结起来,同受灾的人们一起面对灾难,抗击灾难,用热血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的英雄壮举,大声讲给我们的同学们听!

从来是大难兴邦,河南人民的灾难是中华民族的灾难,是14亿中国人民的灾难。从武汉疫情肆虐到今天南京之痛,一场彻骨之痛,让我们的民族更加坚强,让我们的人民团结的更加紧密。中国,在灾难中挺起脊梁,让一切的痛苦在心底发酵,喷薄成无穷的前进的力量!


护理学院党委书记 杜廷晨

灾疫面前,你我同在!

灾难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基层党委书记,自“7·20”以来,我和广大师生一样,共同渡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暑期,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职责。

7月20日上午,当我们冒着滂沱大雨,圆满完成护理学专业认证考察任务回到新乡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是有家难回。傍晚,经过探寻一条条街道,先将老师们一个个送回家去后,我们居住在校内的几位同志才回到自己的家。这时候的家显得是如此的安全!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下了一天一夜的雨第二天依然不见停歇。这时我已经感觉到不对劲。21日上午,我来到三教楼及向阳路,看到昔日美丽的校园竟是一片汪洋,心里满是说不出的滋味。这时正好遇到会绍同志,我们相约一定要到西校区看看。于是我们上了高大的铲车来到西区办公楼,后勤的同志们早已在防洪排涝,查堵隐患,并将一批批救援物资通过铲车送了过来。这时候,我们真的为后勤同志们的精心安排感动、点赞,也感觉到平时不起眼的铲车这时候是如此的高大伟岸!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都知道,千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继续在中原大地肆虐。在校党委及校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各级领导及在校师生逐步思想到位、行动到位,开展家园自救,安置学生及财产。护理学院党委闻令而动,迅速组织了第一批抗洪志愿队。随后,作为基层干部,我和老师们一道,每天关注气候变化及抗洪救灾先锋队群内消息,根据需要、带头参加救灾物资转运,带头参加师生及卫辉受灾群众安置服务,带头参加学校门岗协岗服务,对护理学院留院研究生、一附院半夜转运来新乡的本科生进行了妥善安排,并对同学们进行安抚,予以了精神上的支持和鼓舞。

曾几何时,我们参与了各地无数次救灾援助,如今,当一辆又一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救援车辆从祖国各地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祖国的美好、人民的力量和情爱的伟大。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承载万物,同时也一直在锤炼和教育我们。当灾难来临时,我们要首先学会接受,我们要不断变得坚强,我们要不断从教训中总结经验,不断从经验中感悟自然之力,感觉到天地人之间的和谐与可贵!


管理与心理学院党委书记 张献领

暴雨之后、疫情之下,中原大地遭遇了一个“多事之夏”。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初心。新医人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脚步丈量民情,上下一条心、全员一起扛、大家一起拼,斗洪魔、战病毒、建堡垒、筑防线、护家园,一句句挚诚的话语,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次次无畏的冲锋,汇聚成新医无坚不摧的抗洪砥柱和战“疫”力量,奋力夺取了“双战双胜”,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风雨压不垮,激流勇向前。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们勠力同心、不畏艰难,斗罢水灾又战“疫”“双线作战”勇担当。我们与洪水竞速、与病毒赛跑,灾情、疫情在哪里,党员干部的战斗就在哪里。洪灾袭来,各级党组织火速行动;疫情反弹,所辖各个单位谁是党员谁先上。我们将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战场、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成立党员先锋队,建立志愿服务队,搬运沙袋、装卸物资,加固堤防、安置灾民、驰援西沿村以及心理救助、校门管控志愿服务等,始终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师生的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迎难而上,查漏补短、改进提升,科学统筹灾后恢复与疫情防控,重建美好家园、守护一方平安。高高飘扬的鲜红党旗让师生群众相信希望和胜利就在前方。

大难中生根、苦难中磨砺、艰难中成长。我们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洪水灾难变为生动的活教材,把疫情危机化为教育契机,走进课堂、沉入基层,建好课程思政,上好开学第一课,讲好防疫救灾故事,弘扬抗洪、抗疫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师生责任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身“三大工程”,助推学校快速发展,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涝疫“双考”、尽锐出战,山河无恙、静待花开。我们坚信,风雨过后定是朗朗晴空,因为,我们生逢盛世,身后是伟大的党、强大的国。


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段东印

自汛情疫情“涝疫”结合爆发以来,一个个挺身而出的志愿者、一批批五湖四海的支援队,再次诠释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精神。我们目睹了灾难无情,也见证了人间有爱。

筑牢安全防护网。面对灾情,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带领下,继续采用“书记—院长—副书记—科室负责人—职工”“副书记—辅导员—主席团—班长—学生”五级联动模式,落实“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确保每天联系到137名教职工、52名研究生和801名本科生,重点关注遭受灾害、暑期留校及封控区域教职工和学生,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组织动员先锋军。学院党委党员干部以上率下,组织师生积极投身抗洪救灾和疫情防控阻击战。截至目前,参加志愿服务的教职工共51人,学生共20人。他们有的前往洪灾前线,装填并搬运沙袋,不顾生命安危围堵洪水缺口;有的半夜还依旧奋战在搬运救灾物资的第一线,确保灾区群众能更快的获得救助;有的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岗,发挥好疫情防控前哨作用;有的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到,积极参与核酸检测及流调工作。面对在灾情中承受重大损失的同胞,两个学院师生积极捐助衣物、被褥等,并自愿捐款21500余元,为灾区“送温暖、献爱心”,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灾难来临,教育人勇于担责,承接使命,更显生命不朽。学院党委接下来将继续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完成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努力把“涝疫”危机化为教育契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责任和道义担当的实质内涵,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彰显教育培根铸魂的时代主题。


外语与体育学院党委书记 郑会绍

2021年7月17至22日,河南省多地经历了有历史记录以来的特大暴雨灾害,平均降雨量830毫米,最大降雨量965.5毫米。无情的洪水淹没了街道上的汽车,吞噬着人们的家园和田地。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防汛救灾;主动作为、甘于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谱写了一曲曲众志成城的抗洪救灾赞歌。

盛世中国,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灾难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孙春兰副总理亲临现场,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以及全国各地救援队伍星夜驰援,他们带着救援设备和物资,带着舍我其谁的大爱温暖,冒酷暑,战洪水,不怕流血流汗,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舍小家,顾大家,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毫不畏惧。新乡市防汛指挥部发出信息,“彩虹桥告急!需要支援!”“临时联络点需要志愿者”……无数党员、职工、市民应声报名。因降雨量大,市内河流和湖泊均出现倒灌现象,冒着大雨,外语与体育学院党委王开伟、韩光宇、雍文明、任文林、郭鹏飞等同志第一时间来到险情现场,跳入齐腰深的水中拼搏奋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赤胆忠心和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

感谢祖国,让我们重回幸福家园。必赢官网全体师生夜以继日全力开展自救的同时,也积极支援地方重建,扛起社会责任,学校体育馆、新建的图书馆、学生宿舍均向受灾群众开放,接纳受灾群众近2000人,对口支援卫辉市西沿村灾后重建。学校是我家,战胜这次灾难,重新回到幸福家园,我们会更加珍惜她、爱护她、建设她,让莘莘学子在这里更好地成长、成才。

在我们开启灾后重建之时,德尔塔变异病毒又突降河南。对于战胜新冠病毒,我信心百倍,因为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有新时代盛世祖国强大后盾,有各级领导的周密安排部署,有师生严格的自律和要求,坚持每日健康打卡,主动配合“非必要不出门,出门戴口罩”的号召,勤洗手,不聚集。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早日战胜新冠疫情,取得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


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王正晓

“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难越向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在不久前百年难遇的汛情中,全体新医人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党员干部挺身而出,无惧风雨,守护学校,扶危济困,重建家园;紧接着又出现疫情反复的严峻形势,再一次发挥专长,逆行驰援,做流调做核酸,进行疫情防控。灾难面前,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也用鲜活事迹展现了百年新医的磅礴画面。

近段时间以来,在为抗击汛情、防控疫情不停奋斗的同时,我也被身边发生的事迹深深感动着,当看到“暴雨中不是第一时间回家,而是冲向学院办公室、奔赴留学生宿舍的国教干部职工们”;看到“志愿服务队中,那些汗流浃背仍在坚持装卸物资的学院党员同志们”,看到“凌晨2点,仍然在为学校受灾群众安置忙碌的党员志愿者们”,看到“为做好学生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在办公室忙碌的辅导员老师们”,看到“学生群中,一个个身穿志愿服的国教学子们”........作为国际教育学院的党委书记,为拥有这样的师生感到无比的自豪,也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同志们的艰苦奋斗中,必将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洪水已经消退,疫情也会过去,但是这段战胜灾难的故事还要讲下去。接下来,学院将会把抗洪、抗疫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及时推进课堂,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身边的故事讲述,使同学们更加真切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使同学们在身临其境中接受精神地洗礼和爱国主义教育,在亲历灾难后更懂责任担当、更具家国情怀;使同学们在耳濡目染中更加热爱学校、更加坚定自己医学之路。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 杨冠英

因新乡、卫辉7·20百年不遇大洪水,以及中原局部新冠疫情反扑等,造成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也造成原本车水马龙的街道萧条冷落。诸多无奈,诸多感慨,汇成一句话,一定要结合“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好“开学第一课”,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在灾难面前无所畏惧,以青春之我与祖国共成长。

君不见,“涝疫危机”面前,身边的党员先锋队员们,更有许许多多的白衣战士,不惧危险,冲锋在前,留下了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虽不惊天动地,却印证了“伟大出自平凡”的道理,也印证了“四个自信”的强大活力。我们说,洪水肆虐不可怕,疫情反扑不可怕,只要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只要有人民群众的众志成城,一切灾难都会成为过去。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一定要用好抗洪救灾、防疫抗疫这个“活教材”,切实上好“开学第一课”,推动思政课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大学生心里走,引导大学生赓续精神血脉,筑牢青春信仰,“系好人生第一粒纽扣”。同时,要身体力行好“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这个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积极挖掘身边党员先锋队和青年志愿者在防汛救灾、防疫抗疫中的故事,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讲给大学生们听,并努力阐释好其中蕴含的相关道理,深化大学生对理论问题的认知,真正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针对性、亲和力和感染力。


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学院)党委书记 赵国安

过去的一个月里,新乡和卫辉特别是一附院,不仅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而且又面临着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以及紧急的外出支援医疗救治任务。灾后重建和疫情防控双重压力,给医院各项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给当地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但我们不是孤军作战,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人民子弟兵和救援人员的救助下,在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下,面对汛情,我们团结奋进、迎难而上;面对疫情,我们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坚不可摧,危难时刻党员充分展现担当与勇毅,令我们感动之余也使我们迸发出了蓬勃激情与强大自信。

在加快推进医院灾后重建的同时,我们先后派出了300余名医护人员前往多个地市进行医疗援助。这些逆行者中,有的家里刚被洪水浸泡过还未清扫,有的家属刚参加完救援任务还没来得及彼此问候……在疫情面前,在党和人民群众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奔赴抗疫一线,用医护人员的坚守和职责,践行着他们的初心和使命。

在下半年工作中,我们要兼顾灾后重建和疫情防控两个方面,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安全稳定是医院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也是职工安居乐业的基石,更是对患者和学生的最重要保障。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奋斗的时代。有人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作为一名医生,能够和我的同事们肩并肩、负重前行,我感到非常荣幸。作为医院党委书记,能够和全院职工一起为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我感到无比自豪。无论困难多么难以战胜,我都将义无反顾冲锋在前。


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学院党委书记 宋景贵

7·20持续多日的暴雨打破了新乡人民的日常节奏,降雨量破历史记录、水库水位超警戒限、卫河河水倒灌、市区水位不断上涨、卫辉告急……这座牧野小城一时间成为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同时,疫情仍在持续蔓延,国内多地先后出现局部聚集性疫情,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给疫情防控带来更大挑战。

汛情面前不言败,风雨之中显担当。面对汛情,1500余名二附院党员干部和职工无需召唤,蹚过齐腰深的积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排除院区风险、搬运救灾物资、抢修线路设备、确保患者膳食供应、支援一附院灾后重建。他们中间,有日夜坚守在医院志愿帮助营养餐厅洗菜、切菜,不顾劳累和高血压复发,仍然坚持在工作和抢险第一线的功能检查科主任侯永花;有在协助被洪水围困的“香山养老院”转运老人过程中,因高温坚持工作而中暑的内科护士长赵丽琼;有参加市区和医院抗洪救援,腿部受伤仍坚持康复工作的康复科王龙;有整夜午休驻守配电室、抢修供电设备的后勤管理科王存正……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院精神,就像是防汛救灾一线上一颗颗闪耀的红星,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

自暴雨以来,医院全体职工、物业、保安、爱心志愿者1500余人参与救灾工作,共投入防汛沙袋千余袋,抽水泵8台,发电机2台,应急照明灯30盏,雨衣150件等防汛物资,累计使用消杀物资防疫约200公斤,使用面粉、蔬菜、肉类等约28吨,完成7万余人次的膳食保障,挽回经济损失约1100万元。

逆行而上施救治,一身白衣爱无疆。面对汛情和疫情,医院党委靠前指挥,主动担当,全院医护人员无私奉献,踊跃投身到灾民救治、核酸采集、心理援助的工作中。在距离医院较近的共产主义大桥大堤临时医疗支援点,5名医务人员主动参与对抗洪现场救援队员及受伤群众的医疗救治;20名专家参加新乡市抗洪救灾医疗救治应急救援队;内科接收新乡市香山养老院转诊患者26名;协助转运437必赢会员中心第一附属医院患者5名;5支医疗队分别保障新乡市临时安置点新乡市第九中学、第十三中学、第十二中学、花园小学、西干道小学的群众身心健康;三批医疗队119名医护人员火速集结,支援卫辉、长垣、商丘防疫一线;2次奔赴防汛救灾一线——卫辉,为奋战在抗洪一线的消防救援指战员进行心理疏导,赠送常用必备药品。

二附院发挥学科优势,组建心理援助救援队37支,对全市128个临时安置点群众开展心理援助工作。累计心理巡诊80706人次,联络会诊63人次,提供心理支持/疏导/干预613人次,为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支持/疏导/干预167人次、心理危机干预重点人员88人次,重点人员干预时长共1914分钟。心理热线接听总数198例。4名专家为受灾群众安置点医疗保障工作提供咨询服务。做好群众安置点科普宣传,印制《灾后心理自助手册》30000册、《致受灾同胞及救援人员的一封家书》11000册,发给临时安置点群众。累计发放《突发应急事件公共心理应对指南系列丛书》299 套(1196 本),U盘182个,心理评估筛查表5610份,PTSD筛查量表300份。

在汛情和疫情的“大考”面前,二附院人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做好防汛救灾、灾后重建和疫情防控,立足新起点,迈上新征程,继续传承红色基因,秉承“厚德博学 精医济世”的院训,践行发扬“爱岗敬业 爱心奉献 爱院如家”的医院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围绕“做强精神学科,做大神经学科,培育相关学科”的发展定位,努力拼搏,为人民群众的心身健康不懈努力。


第三附属医院(第三临床学院)党委书记 朱森林

近期,全省主汛期迎来极端强降雨,新乡降雨量“千年一遇”,多条河渠因超警戒水位发生漫堤和决口,部分河段被迫泄洪,蓄滞洪区遭遇特大水灾,医院也发生严重内涝。洪水尚未退去,新冠疫情又强力反扑,全国多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医院疫情防控压力骤然增加,防控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在灾难来临时,医院党委始终把握一切机会,坚持在防汛和防疫一线开展生动的灾难教育。让全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大力弘扬了新时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加坚定了报国力行的使命和责任。

在汛情面前,医院党委快速响应。组织号召全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坚守业务工作和防汛减灾一线,党员先锋队更是冲锋在前,按照医院党委的统一指挥,冒着各种风险排除化解了各种险情,确保医院未受大的损失,一切运转正常。同时积极接收救治兄弟医院转诊来的近200名患者,提供精湛的医疗护理服务和贴心的生活保障,让转运患者忧心地来,满意而归。医院还派出大批医护人员分赴抗洪一线和各个受灾群众安置点提供强大的医疗保障,派出驻村工作队员支援灾后重建,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在疫情面前,医院党委迅速行动。组织号召全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按照学校党委和医院统一部署,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守疫情防控底线,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医院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第一时间调整了指挥小组,在新征地区域开辟了专门的核酸检测站,抽调专门力量为社会公众接种新冠疫苗,为筑牢全民疫情防控屏障做出了医院最大的努力。在商丘告急的紧要关头,医院以高度的使命担当充分履行社会责任,抽调42名医护人员和保障人员组成医疗队,星夜启程赴商驰援。

在灾难面前,医院党委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共同应对各种风险。组织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在院实习生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和驰援商丘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科学、精准、有序、高效、安全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灾难终将过去,但灾难教育我们要长期坚持。要通过灾难教育,进一步激发医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和学生的责任担当,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做到在灾难面前与祖国共患难、与人民共进步,共同完成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努力把灾难危机化为教育契机,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为“健康中国”和“健康中原”建设作出三附院新的更大贡献!


三全学院党委书记 杨捷

今年的暑期充满艰难与挑战。7月19日以来,全省出现历史罕见极端强降雨,多地发生严重内涝。大家正积极投身抗洪救灾之时,德尔塔变异病毒又突降郑州。面对当前暑假与汛期重叠、洪灾与疫情叠加的严峻形势,三全学院积极化“涝疫危机”为“教育契机”,全力以赴投身于抗疫救灾的工作中,用“最美逆行”生动诠释使命担当。

一、建强战斗堡垒,凝聚精神力量

自古疾风知劲草,从来板荡见忠诚。7月20日晚,为全力做好抗洪抢险工作,三全学院党委一声号令,党员突击队迅速组建,广大党员踊跃报名,短短半个小时,全院就有近100名教职工报名参加,留校学生中的党员、团员也闻令而动,自发组建了“青年先锋队”,广大师生党员把堡垒筑在最前沿、党旗插在第一线。新乡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后,我院教职员工主动担责、冲锋在前,出动志愿服务180人次,在红旗区、平原示范区各个社区和村镇采样核酸9万余份,广大党员干部用“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实际行动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涵。

一个个逆行的身影,让我深受感动。7月23日晚,我和胡仕坤同志写作了《我为三全骄傲》一文。文中写道:灾情就是命令,困难就是考验。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正是这些默默付出、毫无怨言、舍小家顾大家的同志们、老师们,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洪救灾之中。每个党员要勇敢站出来,把党员徽章戴起来,让党旗红再次成为三全学院最靓丽的色彩!文章在校媒发布后,引起师生广泛和积极的反响。

二、讲好榜样故事,彰显时代担当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汛情、疫情发生后,我院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到抗洪救灾和防疫抗疫志愿服务中,他们的身影坚如磐石,都在为打赢抗洪防疫这两场“大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中有数十天日夜坚守在平原校区而无法照顾父母孩子的管理干部、有默默支援一线扛沙袋、救灾民的普通员工、有共同隐瞒父母在一线抗疫的兄妹、有推迟婚礼舍小家顾大家的准新郎、有双手完全浮肿却仍坚持在抗疫一线的年轻教师、有积极响应家乡号召在烈日中坚守检测、志愿服务的普通学生......正是这些点滴之力,汇聚起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磅礴力量。

他们是三全学院的一份子,同时他们也是父亲母亲、是儿子女儿、是妻子丈夫。他们不顾生死,不计报酬,用坚定的脚步,丈量着生命的厚度。他们怀揣救死扶伤的信念、大爱无疆的胸怀,不知疲倦地默默付出。他们的事迹被《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客户端、中国新闻网、中青在线、河南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报道60余次,其中河南教育厅官微先后4次单条报道我院师生先进事迹,引起了广泛社会影响,更让我看到了“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险时刻冲得上去”的新医风采。

三、化危机为契机,在灾难中成长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更应该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7月份以来,学院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社会大课堂结合,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把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化“涝疫危机”为“教育契机”。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制作“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系列微课,用好用活“汛情疫情灾难教材”;二是创新教学形式,开展专题研讨,建立“汛情疫情课程思政集”,在灾难中塑造精神、砥砺品行。三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积极拓展活动载体,让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走进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从抵御洪水自然灾害,到抗击德尔塔病毒疫情,虽然拉开了空间距离,但是大家的心却凝聚的更紧了。一代代新医人展现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我们坚信,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艰难险阻,创造新的辉煌!


机关第一党委书记 王鹏

7月20日,河南等地遭遇“千年一遇”的强降雨,新乡、卫辉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必赢官网机关一党委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勇于担责、冲锋在前,为学校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是火速组建救助队,积极参与一线救灾。在暴雨到来的当晚,为防止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尽量减少学校公共财产损失,按照学校党委安排部署,机关一党委第一时间派出数名共产党员参加抗洪救灾,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冲锋在最需要的地方抗洪救灾。暴雨肆虐,他们不顾自身安危,有的来不及穿上雨衣和水靴,卷起裤脚,参与抢救群众生命和财产。

二是发挥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党员先锋岗。在疫情防控和洪涝灾害双重叠加的情况下,机关一党委广大党员干部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检验忠诚、磨炼党性的试金石,尽锐出战、众志成城,合力构筑师生健康安全屏障。广大党员先锋队队员佩戴党员徽章,亮明身份,在校园出入管理、带头参加党员先锋队,开展安全协防员、校内住户排查登记等志愿服务,体现出较高的党性觉悟。

三是强化责任担当,做好物资筹备工作。暴雨无情,人间有爱,来自各地捐助的防汛救灾物资陆续到必赢官网。爱心救灾物资的装卸需要大量的人力。机关一党委闻讯自发报名,踊跃参与。每天的装卸都是下午两点开始,在这个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间里,广大党员同志顶烈日,抗高温,战酷暑,一刻不停的搬运、入库、装车,货仓中、卡车上……处处有他们奋力搬运,汗流浃背的身影。搬运现场热火朝天,党员同志们挥汗如雨,干劲十足,圆满完成装卸任务。

四是凝心聚力献爱心,积极参与学校帮扶工作。卫辉上乐村镇西沿村,是必赢官网灾后重建结对帮扶对象。学校党委对西沿村灾后重建工作非常重视,为他们捐款、捐物,并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帮扶工作。机关一党委也在第一时间组建帮扶队伍,前去参加帮扶工作,并受到人民日报报道。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机关一党委将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学校安排部署,积极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疫情防控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机关一党委必将进一步狠抓工作落实不松劲,形成抗击灾情的强大工作合力,为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做好服务工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机关第二党委书记 温保成

对于华夏大地的中原儿女来说,2021年的夏天是特殊的。七月下旬遭受特大暴雨洪水侵袭,灾后重建工作还没完全展开,八月初卷土重来的新冠疫情,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峻挑战。

洪灾和疫情叠加,来势汹汹,但在这一方厚重土地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指引我们直面生死、直面困苦、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抗洪救灾一线、抗击疫情前沿,也涌现出了一大批逆势而上驰援一线的新医师生,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筑牢抗洪救灾的“堤坝”,筑牢抗击疫情的“防线”。

在新乡“7·20”洪灾中,暴雨之后的437必赢会员中心南校区、西校区水深过膝,内涝严重,一度停水停电,严重影响师生生活学习,危及生命与财产安全。危急时刻,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同心协力,广大新医人众志成城、博弈洪涝,连续数日昼夜奋战,确保了校园平安,并快速恢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秩序。为了保障400余名学生的生活,学校研究生处与后勤部门紧急协调,专门调度一辆铲车为大家送去紧缺的矿泉水、泡面、面包以及火腿肠等生活物资。很多同学纷纷录下视频拍下照片发到朋友圈,大呼“学校太有爱,学生真受宠。”

7月28日,按照新乡市的安排,437必赢会员中心连夜接收并妥善安置了近2000名受灾群众。广大师生发扬奉献精神,在48小时内为受灾群众腾出了条件较好的宿舍。在这些学生(救援者中),有一部分就是26日刚从卫辉校区转移安置的受灾学生,他们毫无怨言为群众让出空间。

8月5日晚,必赢官网接到新乡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支援卫辉市灾后重建结对帮扶工作的紧急通知,校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无私支援。8月6日,必赢官网组建结对帮扶工作组奔赴卫辉市上乐村镇西沿村开展灾后支援帮扶工作。

8月16日下午,根据河南省卫健委紧急部署,必赢官网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紧急组建支援商丘医疗队。仅1个小时,180多名护理精英报名集结完毕。当晚8点,举行出征仪式。新医人刚刚经历了洪灾的侵袭,又面临着疫情的考验。在继组织医护人员支援郑州、协助全市完成全城核酸检测后,此次又组织近二百名医护人员组建医疗队,出征商丘,齐心抗疫,在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的同时,竭尽全力开展对外支援。

在灾后重建、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广大新医校友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母校灾后重建;新医广大师生和医务工作者,积极相应地方政府号召,驰援地方疫情防控,捐款捐物,支援灾区重建,充分展示了新医人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

在防汛救灾、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候,437必赢会员中心以实际行动分担政府压力、服务社会地方、展现新医担当。真正做到了护得起自家校园,扛得起社会责任,展示出了“硬核”力量。

没有任何一本教材,能让大家真切读懂团结奋战的坚强;没有任何一场演出,能让大家真实看到同舟共济的力量;没有任何一节课堂,能让大家真正懂得什么是所谓的使命和担当。2021年的这场洪灾、这场疫情,对我们每一个新医人来说,都是一本代价高昂的教材、一节家国命运的课堂、一份道德信念的答卷。让我们从中读到了很多很多,看到了很多很多,又想到了很多很多,责任、担当、爱国、奉献、生命、教育……


教辅单位党委书记 冯进

今年的暑假,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假期,人们的生活再次受到了疫情的肆虐。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担当精神的杰出人物,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正是他们当中的功勋模范代表。表彰“抗疫功勋”,意在弘扬他们身上的为国为民担当精神,凝聚爱国爱民的精神力量。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抗疫英雄和其他一切民族英雄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在我们身边,你也会经常看到和体验到这样的场景。第一时间全员培训,第一时间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同时开诊,第一时间开通发热门诊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公布疫情情况,第一时间入村宣传防疫贴士,第一时间消除群众疑虑……他们分秒必争,率先垂范,敢于争先。卡点工作流程培训后,他们走上高速路口,与交警一起绘制防疫面前最美颜色。成立流调小组,进社区入户,上门排查,检测体温,建档登记,及时掌握辖区内居民的健康状况。组建消毒队,对辖区进行清洁消毒,避免飞沫传播。

“今天你消毒了吗?”,成为他们之间的问候,“穿上这身衣服,我就不在害怕”,他们是基层医护人员,他们选择站在群众身边,用身体阻隔“危险”,告诉群众,你们有我。

一个民族的强大,并不简单地取决于年收入翻几番、人均GDP增长多少,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使命和初心等民族信仰、民族精神和道德价值观的提升。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十几亿人民、军队、医护人员、党员干部等各个领域的工作者们,在抗击疫情战役中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正是这种伟大精神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他们用自己内心最真挚的善良,为这个社会传递着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更用自己的温暖与大爱,感动了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他们让我们感觉到了中国这个大家庭的美丽与和谐。它见证了中国大国之担当!彰显了中国人的大爱之壮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这次抗疫斗争所展现出的“抗疫精神”,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人的担当,看到了中国人民“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的决心,让我们更加坚信,任何艰难困苦都阻挡不了英雄的中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