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16年4月18日8:30-18:00
地 点:第一学术报告厅
承办单位:医学检验学院
协办单位:基础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评审专家: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职称、职务 |
名誉称号 |
1 |
王盛典 |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中科院“百人计划” |
2 |
于永利 |
吉林大学 |
教授,曾任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 |
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 |
3 |
郑永唐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研究员,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免疫学会理事长 |
中组部和中科院首批“西部之光”人才、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得者 |
4 |
唐 华 |
泰山医学院 |
教授,泰山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所长 |
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 |
5 |
肖意传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研究员,PI |
中组部“青年千人” |
五、学术交流(外请专家):
序号 |
姓名 |
题目 |
时间 |
1 |
王盛典 |
肿瘤免疫治疗的T细胞免疫基础 |
8:30-10:00
主持人:王辉
|
2 |
于永利 |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
3 |
郑永唐 |
艾滋病免疫学、药物和动物模型的研究 |
茶 歇(20min) |
4 |
唐 华 |
Biology of dendritic cells |
10:20-11:30
主持人:王辉
|
5 |
肖意传 |
Regulation of CNS autoimmune inflammation by glia cell-mediated signaling |
六、论坛汇报题目(校内教师):
序号 |
姓名 |
题目 |
时间 |
1 |
郭继强 |
p11和5-HTR1b/4在IFN-α诱导抑郁中的作用 |
14:30-16:00
主持人:杨志军
|
2 |
王海军 |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5B调控USP33表达促进结直肠癌侵袭迁移的机制研究 |
3 |
贺国洋 |
FOXD3甲基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 |
4 |
谢 青 |
新的抑癌基因CD177在乳腺癌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5 |
于莉莉 |
模式识别受体与自噬在脂肪细胞天然抗病毒反应中的功能 |
6 |
刘玉珍 |
谷氨酸离子型受体信号通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颈动脉体可塑性作用机制的研究
|
7 |
李多多 |
孕期感染诱导仔鼠神经炎症与miR-155介导的SHIP-1抑制作用的关系 |
8 |
褚秀峰 |
HDAC4与Runx2在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
茶 歇(15min) |
9 |
钟根深 |
Tregs deletion plus PD-1 blockage intensify the antitumor efficacy of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against mesothelin in ovarian cancer
|
16:15-17:40
主持人:余文发
|
10 |
康小红 |
基于miR-221/PTEN和APAF-1调控网络探讨蟾毒灵逆转肺癌EGFR-TKIs耐药的作用机制
|
11 |
王明永 |
MBL调节白假丝酵母菌相态转化作用及机制 |
12 |
朱小飞 |
ATL cells against FasL-mediated apoptosis by Tax/sirt1-induced upexpression of c-FLIP |
13 |
杨 波 |
MHC Ⅱ类分子HLA-DM在HTLV-1复制过程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
14 |
王 洁 |
RNF90调控MITA/STING介导的胞内抗病毒应答反应的研究 |
15 |
于海川 |
Eos蛋白在红系和巨核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机制 |
16 |
卢燎勋 |
亚种杂交影响小鼠记忆T细胞形成的分子机制 |
结束 |
附:专家简介
题 目:肿瘤免疫治疗的T细胞免疫基础
时 间:2016年4月18日上午
地 点:第一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王盛典 研究员
主讲人简介:
王盛典,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8年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免疫学博士学位后,到美国Mayo Clinic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2005年先后在美国Mayo Clinic及约翰霍普斯金大学担任助理研究员。2005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8年被选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2012年被选为委员会常委。承担了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主要从事记忆性T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抗肿瘤免疫机制及肿瘤免疫治疗、慢性肝炎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
在Cancer Cell、Immunity、Hepatology、J Exp Med、J Hepatol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2010年王盛典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赫赛汀(英文名:Herceptin)治疗乳腺癌的最新免疫机制。这一重要成果在全球癌症权威期刊Cancer Cell上发表,并入选中国科学院《2011年科学发展报告》。
题 目: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时 间:2016年4月18日上午
地 点:第一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于永利 教授
主讲人简介:
于永利,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原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国家自然基金二审专家,曾主持1项国家863青年项目、1项973项目子项及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目前在研2项(面上项目)。曾获得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国家跨世纪人才计划第一、二层次、国家百千万人才、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称号、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研究方向:免疫治疗与基因工程疫苗 主要从事重组蛋白疫苗方面的工作,已授权的专利包括重组口蹄疫病毒VP1融合蛋白疫苗、人乳腺癌MUC-1抗原基因工程疫苗、一种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寡核苷酸、一种卡介苗热休克蛋白65和多表位HER-2抗原融合蛋白重组蛋白疫苗、人工合成的含CpG单链脱氧寡核苷酸及其抗SARS病毒作用、一种具有治疗乳腺癌作用的寡核苷酸等20多项专利,在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目前已有2种抗肿瘤新药获批进入了临床一线用药,同时在Vaccine、Clinical immunology等相关领域的权威杂志发表了多篇文章。
题 目:艾滋病免疫学、药物和动物模型的研究
时 间:2016年4月18日上午
地 点:第一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郑永唐 研究员
主讲人简介:
郑永唐,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省委联系专家、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得者、中组部和中科院首批“西部之光”人才。现任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分子免疫药理学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主任、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免疫学会理事长、云南省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动物学研究副主编,Cell Mol Immunol、Chin J Nat Med、病毒学报、中国免疫学杂志、免疫学杂志、国际免疫学杂志等刊物编委。
长期从事免疫学和病毒学研究。目前主要开展艾滋病免疫学、抗HIV药物、灵长类动物模型、免疫遗传学、HIV分子流行病学等研究,是我国抗HIV药物、艾滋病动物模型、病毒限制因子等研究的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目前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至今在PNAS、Mol Biol Evol、Nat Commun、AIDS、Nucleic Acids Res、J Immunl、Retrovirology等期刊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37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110篇),被SCI刊物引用3600多次, H因子32;申请专利51项,其中获中国授权26项,国际专利授权2项;主编和副主编专著各1部,参编专著12部;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其中“核糖体失活蛋白抗艾滋病病毒活性及构效关系的研究”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抗HIV药物研发关键技术建立及其应用”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1)。培养博士后2名,毕业博士研究生25名,硕士研究生26名。
题 目:树突状细胞及其亚群在调控获得性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时 间:2016年4月18日上午
地 点:第一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唐华 教授
主讲人简介:
唐华,博士,教授。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2010年在美国Emory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目前任泰山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所长,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细胞免疫学,尤其关注树突状细胞亚群对获得性免疫反应的调节。读博士期间与人合作,发现了新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亚群,以共同第一作者将该工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Nature Immunology。该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Nature、Nature Review Immunology、Nature Immunology都作为重要研究作了推荐和评论。发现了免疫微环境促进造血前体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定向分化并以第一作者发表于Blood。
在美国Emory Vaccine Center做博士后工作期间,发现位于皮肤真皮内的真皮树突状细胞亚群和嗜碱性粒细胞合作,共同诱导过敏免疫反应。以第一作者将该论文发表在2010年Nature Immunology,并被国际著名网站Faculty1000推荐为”必读”文章。同一时期,与人合作分别在Nature Immunology和Current Opinion of Immunology等杂志发表综述各一篇,与人合作的原创性成果的论文发表在Nature、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系统阐述了树突状细胞及其亚群在调控获得性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
题 目:Regulation of CNS autoimmune inflammation by glia cell-mediated signaling
时 间:2016年4月18日上午
地 点:第一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肖意传 研究员
主讲人简介:
肖意传 博士,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细胞与分子免疫学研究,研究方向是机体炎症、自身免疫病与肿瘤病理过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先后在《Nature Medicine》、《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Immunity》、《J Exp Med》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2篇,曾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辉瑞一等奖,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2013及2015年度的Harold C. and Mary L. Daily奖等。
主要学术成就:
① 首次发现一种E3泛素连接酶Peli1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反应的病理机制(Nature Medicine. 2013)。Nature Medicine同期对其进行专评,同时,Nature Immunology杂志也把此成果选为研究亮点(Research Highlight)进行报道,权威专业网络媒体(Science Daily, Health Canal, Medical News Today等)也高度评价和报道了此项研究成果与发现的重要意义,认为其对CNS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以及药物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② 在对小胶质细胞活化调节的研究中,发现了诱导其非经典活化通路的关键转录因子SRC-3,揭示了小胶质细胞的非经典激活形式及抗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作用的分子机制(Glia,2010)。
③ 发现了调节IL-17介导的星型胶质细胞活化的关键蛋白激酶Tpl2,首次揭示了Tpl2调节IL-17R信号通路中TAK1及其下游MAPK的活化机制,及其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的病理机制(J Exp Med,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