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医学教育改革是在前三代医学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发生的,且有别于前三代的医学教育改革。面对新的医学教育实施与改革,采用何种应对策略值得深入思考。
4.1 加强对第四代医学教育改革的战略研究,做好第四代医学教育的顶层设计
第四代医学教育改革源于前三代医学教育改革的演变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强调面向人群的健康,强调学科领域的跨界、交叉和融合,强调广泛接纳AI技术。为此,需要加强对第四代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明确其改革的目标与构架,制定前瞻性的医学教育战略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从宏观层面指导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4.2 优化医学院校组织体系及其架构,创新相关管理制度
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或学院,建立有效的医学院校组织架构,促进知识的交叉与创新。构建模块化、矩阵式的组织结构,便于资源的迅速调配和项目团队的组建和动态调整,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科研与教育需求。引入更加灵活的人事、科研、教学管理等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培养和发展体系,鼓励教师跨领域学习,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调整科研评价体系,重视对团队合作、跨学科成果和社会影响力的评价,减少对单一指标的依赖,鼓励科研成果转化。改革教学计划和学分制度,支持学生跨学科学习和探寻个性化发展路径。
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加大政府对医学教育的直接支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医疗机构与教育机构合作,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法律支撑,保护医学生和教师的权益。建立健全医学教育质量监管体系,确保改革措施得以有效执行。
医学从疾病治疗扩展至预防、康复和健康管理,医学生的培养需要强调其作为健康守护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公众健康的贡献。这就需要打破传统医学学科壁垒,鼓励医学与其他学科,如信息技术、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等的交叉融合,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如设立新型交叉学科,引入跨专业和跨行业的知识内容,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等。
4.5 构建健康需求导向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师教学胜任力
跨界、交叉、融合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围绕这一趋势构建新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学科整合,注重学生临床技能、公共卫生、医患沟通、医学伦理等方面的培养。开设跨学科课程或模块,设计涵盖医学伦理、医疗政策、健康经济学、医疗信息学等学科内容的课程,培养具有多元知识结构、跨界思维能力和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定期为教师提供跨学科相关培训,鼓励参与跨学科研究项目,提升其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能力。建立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包含教学、科研、临床服务和对社会健康贡献等多个评价维度,激励教师全面发展。加强教师的国际合作,促进教育国际化。
4.6 调整教学策略,应对变化的医疗环境和学习情境
适应迅速变化的医疗环境和医学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地设计培养方案,纳入新的疾病知识、医疗技术和研究进展,以及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卫生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和前瞻性。加强床旁教学、临床实习,借助模拟病例、虚拟现实手术等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信息不全或迅速变化的情况下处理复杂医疗情况,以及有效进行团队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加强医学伦理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尊重与理解,以及在资源有限情况下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
采用现代化的评价手段,从知识、技能、态度、伦理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降低单一知识考试的比重,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情感态度等非认知能力的评价,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4.8 接纳和普及AI技术,奠定第四代医学教育的基础
迅速普及AI技术应用,促使我们要广泛接纳和学习AI技术。以此为基础,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利用AI技术分析学生学习偏好和能力,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进度规划,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