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片新闻   动态播报   重要论述   学习资料  

党史学习 | 第65讲:改革开放的声音——小岗村大包干

时间:2021-10-05 来源: 点击数: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发轫于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40多年前的小岗村是出了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小岗村的贫困是当时中国的缩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总的看来,我国农业近20年来的发展速度不快,它同人民的需要和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之间存在着极其尖锐的矛盾。”“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所以当时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都比较缓慢。穷则思变,出路在哪?

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小岗村人凭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毅然做出决定:18户农民创造出“包干到户”,其做法是生产队与每户农民约定,先把该缴给国家的、该留给集体的都固定下来,收获以后剩多剩少都是农民自己的。这个办法简便易行,最受农民欢迎。四川省委也开始支持农民搞包产到组,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正当的家庭副业。其他一些省份也采取了类似做法。这些大胆的尝试,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唤醒沉睡的土地,。在最早实行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的“双包”生产责任制的凤阳县,1980年粮食总产量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79年又增长14.2%,许多生产队和农户实现了“一季翻身”“一年翻身”。

小岗村社员在签订的包干合同书上留下的手印

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明确指出:“我们的一切政策是否符合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就是要看这种政策能否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除有法律规定者外,不得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强制社、队执行,应该允许他们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在这方面的自主权,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这为鼓舞广大农民在实践中创造新经验、进行农村体制改革敞开了大门。

1982年元旦,中央一号文件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在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由1980年占全国生产队的50%,上升到1982年6月的86.7%。

喜获丰收的农民向国家交售粮食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广大农民利用剩余劳力和资金发展多种经营,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户、重点户。这是中国农村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方向转变的开始。

437必赢会员中心党委宣传部设计维护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  邮政编码:453003  电话:0373-3831919